6月23日中午12时,綦江重庆段红色预警正式解除,这意味着,此次超1998年的最大洪峰已经过境,綦江进入到灾后恢复工作阶段。
本次洪灾致使綦江区21个街镇全部受灾,受灾人口67529人,紧急疏散近10万人,其中紧急转移安置29733人,致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绝收面积76.43公顷,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约1.4亿元。
22日至23日,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走访綦江多地,通过时间线,来梳理此次洪水过境綦江的全过程。
23日凌晨0时
居民商户深夜展开清淤
“洪灾到来之前,我们把冰柜冰箱搬出来了,但是酒水饮料、干货食材这些确实没来得及搬走了。”23日凌晨0点过,在虹桥路旁开了一家餐馆的李成银,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店铺。不过因洪灾来袭,这面积不大的小店一度被洪水完全淹没,如今内部已经一片狼藉。
李成银介绍,以前该区域每到汛期也时常发生涨水,但这些年来最多也就刚没过门槛的位置。“这次涨水太厉害了,周边商户也都没想到。”
走进小店,“泥沙足足有20多厘米深,都到我小腿肚了。”李成银苦笑着告诉记者,他需要首先把这些淤泥清理出来,好开展清洁工作。
这时,三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来到小店,协助李成银一起干活儿。李成银说:“很感谢他们!”初步清淤工作一直持续到了凌晨2点,筋疲力尽的李成银这才返回了家中休息。
23日凌晨3时
烧烤店主肺腑感言“老师辛苦了”
回到南州小学现场。此时已经到了后半夜,南州小学的初步清淤工作已于2点半结束,副校长旷向东与其他5位同事是最后离开学校的教职工。
“大家决定吃点东西,休息一下等天亮了再过来。”旷向东说。
走在漆黑的街道上,饥肠辘辘的众人最终找到了一家烧烤店,决定吃点烧烤垫垫肚子。餐后,当大伙儿准备付钱时,暖心的一幕发生了。
“我的孩子就是南州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你们为了学校能够复课一直忙到现在,这钱我不能收。”原来,烧烤店的店主听到众人的聊天内容后,得知他们都是南州小学的老师,于是便说什么都不愿意收钱。
“老师辛苦了,清淤忙了这么长时间!”店主再次婉拒了老师们支付的饭钱。
听见这一句“老师辛苦了”,旷向东已是热泪盈眶。
值班编委:王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