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綦看天下 > 正文

【重庆日报】洪水退去,上万干部群众连夜清淤杀毒

发布日期:2020-06-24 11:07

 

TIM截图20200624110558

六月二十二日,綦江区彩虹桥,志愿者正在清淤。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本报讯 (记者 罗芸)6月22日下午4时许,綦河有史以来的最大洪峰通过綦江城区。洪峰退却,留下一片狼籍。綦江区干部群众连夜“边退水边清淤边消杀”,力争24日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连夜清淤

  22日傍晚,重庆日报记者在路过一些洪水侵袭后的区域时,看到警戒线内沉积有大量泥沙。23日清晨,记者再次路过时,这些地方已洁净如常。

  在退水较晚的低洼处,记者见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在虹桥路,前一天帮忙转移受困群众的文龙街道菜坝社区主任刘世群,正穿着长靴在清淤,“有的地方一脚踩下去,要陷三四十厘米深,反应慢点,筒靴都要进淤泥。必须及时清理。”

  据了解,綦江区采取了“边退水边清淤边消杀”的措施。22日洪水退却后,该区便连夜组织环卫工人,戴着头灯对地势稍高处的淤泥进行清除、冲洗,让不少区域恢复了整洁。

  党员干部带头干

  23日早上七点半,古南街道文昌宫社区沿河不少门店响起了拉起卷帘门的哗哗声,店主们早早赶来清淤。

  正在开卷帘门时,茶馆老板李琼看见了社区党委书记龚相朝。

  “龚书记,说你半夜两点过才回家,这么早又来了?”李琼有些惊讶。

  “早点清完,早点恢复,我们才心安嘛!”龚相朝边说边用铁锹铲淤泥,一刻也没停。

  李琼加快了手上的活路:“政府给力,我们也要努力,争取早点恢复营业。”

  23日,綦河沿岸约有上万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奋战在清淤一线,确保尽快恢复生活秩序。

  冒雨维修基础设施

  23日上午9点,天空又落下黄豆大的雨点。

  “这个雨衣不行,一仰头雨水就钻到脖子里去了。”綦江区城市管理局照明科工作人员杨辉兵穿着黑色的雨衣,站在铝合金梯子上抱怨着,手上却一刻不停地为路灯换镇流器。

  离地面四五米高的路灯,在前一天的洪水中被浸泡,需要挨个更换镇流器等元件。从早上七点过开始,杨辉兵和同事们已换完了虹桥路上十多盏路灯。

  “今天晚上大家还要熬更守夜搞清洁,路灯必须全部亮起来。”杨辉兵说。

  据了解,綦江此次洪水所经之地,路桥库塘房等各类设施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消除这些设施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綦江区有关部门将组织专家开展全面排查。22晚,该区对已有70年历史的綦江大桥进行安全检测,期间暂停通行,直到检测没有安全隐患为止。目前,该区供水工作已全面恢复,预计到24日水电气将全面恢复。

  全面安置受灾群众

  为防“大灾之后有大疫”,綦江还组织了全面消杀工作。目前,市卫健委已派出6名专家和两台专业车辆赶赴綦江,参与消杀工作。在清淤完成的街道、社区区域,本地工作人员也背着喷雾器细心喷施每一个角落。

  截至记者发稿,该区已安置受灾群众6.7万人。通过投亲靠友、集中安置等方式,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能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


页面编辑:何 叶

值班编委:王原野

总 编 辑: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