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文龙街道核桃湾社区地处城区中心地段,老旧小区较多,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相对集中,社区治理难度大。
如何让流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党委书记张本会介绍说,该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支部书记的流动党员驻守党支部,通过建立微信群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将实体党支部向“网络”延伸,让流动党员在网上“安家”。
这样一来,流入党员就可以参与到社区环境整治、物业管理、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提高流入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流出党员在学习培训、教育管理、组织生活、服务群众等方面与实体党支部同步进行,流动不流失。
“你好,我是阳光奥韵小区的业主,我想反映下小区的问题。”前不久,社区办公室来了一个陌生人,又是来社区的“找茬”,引起了张书记的重视,两人便坐下聊了起来。
原来,来访的陈泽明是辖区个体工商户,入党多年,对小区管理比较上心。他了解到在加强小区综合治理所开展的工作后,自愿将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并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阳光奥韵小区是核桃湾社区较大的高层住宅小区,消防通道常年堵塞、消防设施设备失修、公共设施老化、小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集中,居民诉求多,反映问题频繁。今年初,社区党委一直在筹划成立小区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小区物业治理,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书记人选。
随后,在社区的组织下,陈泽明当选阳光奥韵小区支部书记。支部成立后,积极协调小区物业矛盾,牵头成立了楼栋业主微信群。通过积极发动党员参与小区治理,目前已整改完成消防通道和小区的喷水设施。
网上“新家”通过发布活动信息,组织流动党员参加活动,打破时空界限,拉近了党员与党组织的距离。
“你好,请问是不是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我社区失联党员杨永复户籍地在你们街道,我们想联系他居住地社区党组织。”这是前不久发生在社区办公室的一幕。社区工作人员电话里所说的“杨永复”,是多次排查都没有找到的流动党员“杨永夏”。
据介绍,该名流动党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住址不精准,导致流出后一直无法联系。社区党委通过翻阅历史资料、查找流动人口信息等方式翻阅到疑似人员后,积极联系当地社区经多次核实。
了解到杨永复生病住院后,张本会主动电话联系其子女关心其身体状况,向流出地党组织了解其现实表现后为其寄出慰问信等“大礼包”,帮助落实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嘱托家属代其缴纳了失联期间的党费。
除了杨永复重新融入党组织,还有外出务工党员叶定勇疫情期间主动捐款1000元,在外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党员彭乾忠,也会每个月将单位组织学习的图片和记录分享到社区党员群里,有效带动了其他流动党员的积极性。
值班编委:刘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