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之下,三江街道重绳社区焕发着勃勃生机,这份活力不仅包含了老旧厂房里轰隆隆的机械声,更蕴藏着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收获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全面整治修缮 群众居有所安
近日,记者在重绳社区看到,消防通道建设施工有序推进,LED路灯正在进行最后测试,不少居民忙着搞室内装修,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
“房子外观整得这么漂亮,社区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就把室内重新翻修,以后好搬回来住。”看着白墙灰线琉璃瓦的房屋新貌和粉饰一新的室内环境,居民陈志强心中的欢喜溢于言表。
陈志强曾是国有企业重庆钢丝绳厂的一名工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重庆钢丝绳厂、重庆四钢钢业有限公司、重庆冶炼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生产总值占据綦江半壁江山,职工福利优越,几十平方的家属房承载了无数职工家庭的幸福生活。
“2000年以后,企业一直走下坡路,没有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我们的居住条件一天不如一天。”陈志强说,他家所在的小平房是整个厂区最破旧的一栋,石头和泥巴堆砌的墙体经不起雨水的冲刷开始脱落,屋顶黑瓦破损严重漏雨成常态,让人无法居住。
正如陈志强所说,在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国有企业步伐沉重无法适应,所遗留的诸多问题成了群众呼声最高、最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2016年企业与地方政府完成“三供一业”社会职能移交,重钢、重冶、重绳3个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及管理的重任便落在了三江街道的肩上。
近年来,三江街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今年,该街道整合多项资金,掀起了老工业社区全面改造、修缮的浪潮。
拆除原屋顶新做琉璃瓦顶8000多平方米,屋顶新做卷材防水60000多平方米,房屋雨水管改造3660米,公共卫生间改造13座,小区道路平整25000多平方米……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三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民服务的热情和责任。
“现在路灯重新安装,晚上出门也不怕黑了;人行便道修起了,出行更方便安全;污水管网更新完善,让我们小平房的住户也有了单独卫生间。”居民廖维碧对焕然一新的生活居住环境很满意。她说,等绿化完工后,自己的生活不比城市居民差。
三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老工业社区改造项目体量大、涉及面广,整个工期十分紧张。越是艰难越要稳步向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街道广泛听取民意,优化设计方案,竭力让居民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你们现在看到的青砖墙、青瓦盖的房屋是我们打造的工业文化陈列馆。”重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夏说,工业文化陈列馆不仅在外观改造上保留了原有风貌,且还将在馆内陈列展示老工业时代的物品。
王夏向记者介绍,工业文化陈列馆由原来重庆钢丝绳厂的卫生所改造而来,但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上,这处房屋将被拆除用于建设居民休闲娱乐广场。
“厂里这些房子至少都建有几十年了,都很珍贵。”“我们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处处都是回忆,感觉拆了有些可惜。”“可不可以修缮一下,今后把它有效利用起来。”……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一物一景都有着特殊感情,保留老工业文化、封存老工业记忆成了居民的所期所盼。
在充分采纳居民建议的同时,街道立即组织更改设计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将卫生所进行改造。得知卫生所将被改造为工业文化陈列馆时,居民主动捐出自家的饭票、老照片、瓷盅等具有老工业时代印记的物品。
“现在社区不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居住环境更加优美,文化内涵也越来越深厚。”居民涂贻芳说,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舒心和方便,才让所居之地更加温暖,希望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让大家共同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成蓉)
值班编委:金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