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看点 > 正文

慈善,让綦城更有温度!

发布日期:2024-11-21 17:41

春风化雨润民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区以公益慈善跨界融合

互融互促、提质赋能为着力点

打造慈善救助服务联合体

有效提升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我区组织开展慈善活动。记者 陈星宇 摄


这个健康屋搞得好,康复理疗在家门口就可以做,简直太方便了!我每周都来理疗,身体大有好转,大家都希望"自然健康屋"能开得更长久。


近日,在位于文龙街道双龙社区的慈善救助服务联合体,居民沈光录从“自然健康屋”走出来时说道。

























▲居民在“自然健康屋”理疗。(资料图)





“自然健康屋”是重庆市慈善总会自然健康基金和区慈善会联合打造的公益慈善项目。项目提供理疗服务、健康咨询和免费技术指导,进一步缓解居民的慢病煎熬,培养大家的健康生活意识。


在联合体另一边的公益超市中,则摆放着精美的手工编织小饰品、创意十足的DIY摆件、美味的乡村土货等各式商品,静待客人挑选。这些商品的销售所得将按照一定比例捐入社区慈善基金。


社会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为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体系,我区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思路,打造慈善救助服务联合体。通过联合体,联动部门、企业、组织、商户共同参与慈善救助工作,形成强大的救助合力,实现从原来单一的政府救助向“政府+慈善+社会力量”的综合救助转变。




▲“自然健康屋”工作人员为居民检查、理疗。(资料图)





“联合体依托文龙街道双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000余平方米的服务阵地,设置了社区老年食堂、慈善超市、健康管理、人才培育、文化交流、资源链接、慈善体验等功能区,通过助餐助娱、知识宣讲、健身体验、手工体验、快乐陪伴等活动,关爱服务困难群众。”区民政局儿童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孙莉介绍。


居民潘阿姨经常到联合体听健康讲座,她告诉记者,“来讲课的都是医院的医生,讲解的内容包含心理健康、护理保健等,很实用,我们都愿意来听。”


慈善服务工作取得实效,基本生活救助兜住兜准兜好。截至目前,联合体已经整合社工部、团委、妇联等20余个部门资源,联动山东八宇科技养老、中科类脑公司、重庆西心公司等200余家爱心企业和慈善组织、社工机构、志愿组织、爱心商家等,常态化开展公益募捐、智能居家养老、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活动近150场,服务辖区居民1万余人次。



居民在“自然健康屋”理疗。(资料图





同时,慈善工作还逐渐从线下扩展到了“线上+线下”。我区打造“数字慈善”综合服务平台,运用“慈善中心——慈善工作站——慈善工作室——慈善网格”四级慈善工作体系,统筹指挥调度全区慈善活动,将慈善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处“毛细血管”,持续提升慈善工作质效。


近五年,全区通过互联网和线下筹募慈善款物超5亿元,累计组织600多万人次参与慈善募捐活动,策划、推出慈善项目50余个,惠及困难群众100余万人次。




▲居民在“自然健康屋”理疗。(资料图)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慈善在民政领域的协同增效作用,积极链接各类社会慈善资源,争取更多公益资金和项目,持续提升慈善帮扶成效,为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綦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