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技艺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綦江千年古镇——东溪镇的一个木雕工作室,创始人黄小波正在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技艺,用心雕刻时光。
匠人匠心
精雕细琢的手工之美
这间工作室名为黄氏木雕,位于东溪镇巴渝新居示范点鲤鱼池旁。
走进工作室内,一件件木雕工艺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张矮桌前,一名木雕师正坐在小板凳上拿着刻刀专心雕琢。他,就是这间工作室的创始人——黄小波。
39岁的黄小波从事木雕创作已经有20余年。2016年,黄氏木雕入选綦江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小波也成为了黄氏木雕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木雕是一个细致活。在黄小波的工具箱里,圆刀、平刀、斜刀、三角刀等各种雕刻刀一应俱全,这些雕刻刀都是为了在不同的雕刻手法中雕刻出惟妙惟肖的图案。
“今年疫情期间,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创作这个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木雕作品,向参与疫情防控的广大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致敬,我把它取名叫《红色堡垒》。”在工作室内,黄小波饶有兴致地给记者介绍他今年新完成的作品。记者看到,该作品以东溪古镇疫情防控劝导站为背景,刻画了医生、警察、护士、党员干部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大家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展示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毅力。
而在另一个木雕作品《一脉》中,黄小波则刻画了一名小学生正在专心学做陶瓷的形象,一旁是传统的陶瓷物品作衬托,反映出传统技艺一脉相承的主题。
“在我看来,木雕的刀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心法,就是你雕刻作品想要表达的想法和创意,以及最终呈现出的主题。”黄小波说,每一件木雕作品雕刻前,往往都会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而每一次的雕刻则是自己与木材的对话,是自己用心雕刻的时光。
木雕人生
厨师到木雕师的转变
在与木雕结缘之前,黄小波是一名厨师。很难想象,这双拿雕刻刀的手,曾经也在厨房掌过勺。
“年轻时在广州打工,后来跟着幺舅在河南开封学做厨师。”黄小波回忆说,做学徒时,就跟着厨师打下手。过程中,当看到凉菜师傅雕的萝卜花之类的图案时,顿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这样,黄小波的雕刻生涯从雕萝卜花开始。雕第一个萝卜花时,黄小波买了差不多十斤的萝卜,但一个花都没雕出来,还把手给弄伤了。
“记得当时我半个月才学会一朵花,但是自从那朵花学会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感觉一通百通,刀工掌握了,道理明白了,觉得什么都不难了。”黄小波说,学会后,师傅称赞他有悟性、学得快,但也惋惜说雕太好也没有用,因为时间放不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黄小波了解到当地一家雕刻工作室正在招学徒。怀着对雕刻技艺的向往,黄小波二话不说报了名,正式开始了木雕生涯。
那时候的黄小波,20岁出头的年纪,一边当厨师维持生计,一边学雕刻为了梦想。
随着木雕技艺地不断提升,黄小波对雕刻技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迫切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木雕手法和技巧。
年轻的态度就是敢于尝试。没过多久,黄小波辞掉厨师工作,只身前往中国木雕之乡——浙江东阳。在东阳,黄小波每天沉浸在木雕学习创作中,熟练掌握了浮雕技艺。在东阳学习四年后,黄小波又前往福建莆田,学了两年圆雕技艺。
2010年,黄小波学成归来,在綦江东溪开起了自己的木雕工作室——黄氏木雕。
传承发展
寻找艺术与市场的平衡
工作室开业后,黄小波迎来了第一个现实问题:作品卖不出去。
“刚开始来看的人特别多,但就是没人买。”黄小波坦言,工作室开业之初,每月就几百元钱收入,还不够交房租。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来参加了两次政府组织的微型企业培训后,黄小波的经营思路开展转变。
“我以前是做手艺的,雕刻作品考虑艺术性多一些,几乎忽略了市场需求。”黄小波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有些东西需要向市场做一些妥协,在艺术与市场间找一个平衡点。
思路改变后,市场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黄小波除了做艺术化的雕刻外,像禅意花器、衣帽架、茶叶罐等一些实用、走量的木雕也在做。就这样,生意慢慢越来越好。随着口碑相传,不仅积累了重庆的客户,还有贵州等地的客户慕名前来。
工作室里,时常有客人带着各种木材来找黄小波加工雕刻。在顾客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后,黄小波会根据木材的形状和长势,在尽可能保留原始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形态上的二次塑造,在反复的沟通和斟酌后,一个作品雏形就在木雕师的心中显现。
每次雕刻完一件作品,黄小波都会去附近的山上转转。黄小波登山走得很慢,似乎就像他在雕刻一样,不慌不忙,一步接一步。他不看重结果,更在意过程,在意雕刻时的每一刀,在意脚下的每一步。
文/记者 陈正策 江于同
图/记者 陈正策
值班编委:彭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