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看点 > 正文

7月7日-8日,重庆高考这样安排

发布日期:2020-05-13 11:21

 

11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布《重庆市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下称《办法》),确定了2020年高考时间以及各项招生事项。

高考将于7月7日-8日举行

外语口试安排在7月9日进行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在重庆市政府领导下,将由市教委统筹管理,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全国统考考试科目及分值为:语文满分150分,数学(分文、理)满分150分、外语满分150分(含听力30分,笔试120分)、综合(分文、理)满分300分,合计总分满分为750分。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


语文(7月7日9:00至11:30)

数学(7月7日15:00至17:00)

综合(7月8日9:00至11:30)

外语(7月8日15:00至17:00)(外语听力测试在笔试开始前进行)


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非英语语种考生参加考试的考点由市教育考试院统筹安排,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指定部分区县设置。


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还应参加外语口试。外语口试时间安排在7月9日进行。外语口试考点由各区县教育考试机构安排,考生在报名区县所设置的口试考点参加口试。


学生走进考场。(资料图) 邹乐 摄




全国统考志愿这样设置



高考评卷工作由市教育考试院负责具体组织,指定高校承办,采取集中封闭网上评卷方式进行,严格按照网上评卷有关工作要求和办法组织实施。


考生成绩只能提供给考生本人和考生报考的高等学校。考生可通过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http://www.cqksy.cn/)和重庆招考信息网(http://www.cqzk.com.cn/)查询成绩。任何单位都不得擅自公布和对外提供考生成绩。


关于志愿填报工作,考生志愿采取网上填报方式,安排在考试成绩公布后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及要求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公布。


全国统考志愿设置方面,普通高校本科提前批、国家贫困定向(国家专项)本科批、市属本科一批高校农村学生招生(地方专项)批、专科提前批,均设2个顺序志愿;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均设6个平行志愿。


本科一批预科、本科二批预科,均设2个院校顺序志愿。


特殊类型招生单独设置志愿。农村学生单独招生(高校专项)、高水平艺术团均设本科提前批和本科一批2个批次;高水平运动队设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3个批次;各批次均设1个院校志愿。


艺术类、体育类招生批次设置将按相关规定执行。




录取工作安排在

8月上旬至9月中旬进行



重庆市录取工作安排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进行。全国统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综合4科总成绩划定。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经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专题会审议通过后,由市教育考试院通过媒体和相关网站公布。


全国统考招生录取投档原则:


● 普通文理类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在考生总成绩优先的前提下,按照志愿顺序进行投档,总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综合、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投档。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高校要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平行志愿投档数按照计划数乘以调档比例计算,若遇小数按照进一法取整确定。


● 普通文理类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在志愿优先的前提下,按照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投档。总成绩相同考生全部投档。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若有特殊要求,由招生学校提出书面报告经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同意后方可调整。


●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考生总成绩相同时,如高校未确定排序规则,可参照我市平行志愿批次同分考生排序规则。军队院校招生同分投档按相关文件执行。


● 高校专项投档时,考生的实际统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不能低于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 艺术类、体育类录取按照办法相关规定实施。


本次《办法》也发布了相关录取照顾政策。包括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可加1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考生加5分)投档。烈士子女录取时加2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加10分)投档。高考成绩达到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未被录取的军人子女,有关高校在征集志愿后仍有剩余计划时,对符合条件的可予以优先投档,高等学校应当予以积极支持。


凡符合相关政策性照顾项目的考生,必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三级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未经公示的考生及其加分项目、分值不得计入投档成绩并使用。


点击这里

即可查看《办法》原文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来源:重庆发布


页面编辑:何 叶

值班编委:王原野

总 编 辑: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