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聚餐,三个家庭陷入困境。2月7日,记者从区疾控中心获悉,我区第1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张某一,竟因一次家庭聚餐被感染。
张某一,男,30岁,家住綦江区普惠尚城名都,一直在綦江区生活、工作,从事建筑业,无武汉生活史、武汉旅行史。1月22日晚,张某一在其岳父家中家庭聚餐,同餐的张某二(系张某一亲兄弟)为武汉返渝人员。
张某一在和张某二进行聚餐后,未能引起警觉,第一次失去了与家人进行隔离的良机。1月24日,张某一携家人自驾前往贵阳,1月25日返回綦江家中,与其父亲、妻子、女儿一同居住。
而在1月23日,张某二开始出现症状,并于1月30日被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在得知张某二为武汉返渝人员,且已出现相关症状时,张某一仍未引起重视,1月30日和家人自驾到文龙街道东五村梅子垭水库兜风。
2月2日,张某一出现发热症状,文龙街道卫生院派专车接其到发热门诊就诊。2月4日,张某一确诊,2月7日,其妻子周某确诊。
相关专家认为,我市前一阶段输入性发病高峰回落,1月31日起进入平台期;本地感染病例处于上升期,家庭聚集性病例多,本地感染病例特别是社区感染病例占比高。由此可见,张某一在进行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如注意个人防护和家人分离,提倡分餐制,其家人就可能会免遭感染。
和张某一一样,我区第13例确诊病例范某(系张某一丈母娘),同样于1月22日晚与张某一、张某二等人进行家庭聚餐。范某家住文龙街3号,一直在綦江区生活、工作,无武汉生活史、武汉旅行史。
范某于2月3日出现发热症状,自行口服退烧药,2月4日症状未见好转,前往区人民医院就诊,2月5日确诊。
据区疾控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14例确诊病例中,有11例皆主要由家庭聚餐引起,一次聚餐害了一个人,一个人又害了一个家庭。
无独有偶。2月3日,南京市通报一起聚集性病例,有多个病例因为同一起家庭聚餐感染。其中,患者一于1月24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后被确诊。通过调查,才知其感染来源于一次家庭聚餐,参加聚餐的9人中有7人相继发病。参加家庭聚餐后的患者二和患者三(当时均未发病),在24日(除夕)晚又参加了另外一场家庭聚餐,共15人。本次聚餐后,又有3人发病。此外,另一名家庭成员因为和此次聚餐的人有密切接触也被感染了。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林炳亮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至于疫情拐点的问题,由于疫情的复杂性,目前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家庭聚集发病案例在上升。他建议有流行病学史的人,常规检测核酸,一旦呈现阳性,尽可能住院隔离或者开辟地方进行隔离。
2月5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主任医师赵寒介绍,近几天确诊病例本地感染的病例在明显增多,家庭或朋友聚集病例增加,形成人际传播链的二代、三代的传播病例,1个人平均传播3个亲戚或朋友,更有甚者1个病例传播感染5至6人。
“有这样一个案例,周某和彭某一起同学聚会和打麻将。当时彭某发病之后隐瞒了周某的信息,通过电话悄悄告诉周某。周某抱着侥幸心理在家里进行自我隔离医学观察,但后来引起了他一家四口相继发病。”赵寒说,这就是由同学聚会传播导致引起的家庭聚集传播,而且这个传播范围涉及了四个区,传播到了第三代。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市累计病例中以输入为主,占59.33%,本地感染占40.67%,但新增病例中本地感染已超过输入病例,并有进一步增加趋势。并且,我市在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发现了无明显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的感染者。
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应做到完全与家人隔离,如不一起共餐、打麻将、聊天等,并应每日早晚两次测量体温,同时监测有无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及病情进展。若医学观察期间出现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应立即电话告知区卫健康委、区疾控中心,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在家里不是隔离,而是在战斗!如果大家都居家‘闷’住病毒,我们离战胜疫情的节点就更近一步!”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全区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处于防控的最关键时期,希望广大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若非必须,绝不出门。
(文/吴长飞)
值班编委:吴 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