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綦看天下 > 正文

【学习强国】重庆綦江:李老四脱贫记

发布日期:2020-06-09 10:30

 

李登强正在赶鸭子,今年他发展有230余只鸡鸭。(摄影:王京华)

芒种时节,不过早上9点,李登强已经干了些农活儿回到家中。“现在茶馆不去了,还是脚踏实地的好!”回顾这两年的脱贫之路,李登强颇有感触地说道。

52岁的李登强,是重庆市綦江区古南街道两路社区村人,因家中排行第四,人们都叫他李老四。

面部长满白斑的李登强很容易让人记住,因为他是一名白癜风患者。年少时,李登强通过拜师学了做菜这门手艺,自己在附近古剑场上开了一个小餐馆。虽不大富大贵,但也算温饱有余。22岁那年,李登强身上白斑逐渐开始显现,后来越发严重。没过多久,人们都不敢来吃饭,小餐馆只好关门歇业。

因为这个病,李登强找工作也四处碰壁。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经常借酒消愁,从此成为茶馆的常客。在茶馆,李登强喜欢喝“冷单碗”,只喝酒、不吃菜,一坐就是半天时光。

这样的状态,不想穷都难。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李登强被列为建卡贫困户,成为街道和村上的重点帮扶对象。

脱贫非一朝之功,人的思想转变也不会一蹴而就。“以前到李老四家里面,乱得脚都不能下地,更不谈让他发展产业了。”对于刚开始帮扶遇到的情况,两路社区村主任代仕兵仍然记忆犹新。

李登强出门干活,身后是2018年经过危房改造后的新房。(摄影:王京华)

怎么帮?靠用心用情用力。2018年,李登强被古南街道纳入农村D级危房改造补助对象范畴,村里对李登强的土坯房进行了修缮加固,旧房面貌焕然一新。随后,帮扶干部还免费给他运来5吨水泥、10吨石子,组织人手在新房前打出一块170多平方米的宽敞院坝。家中老母亲住院治疗,帮扶干部细致讲解医疗政策,解除他看不起病的后顾之忧。家中小孩上学读书,帮扶干部忙前忙后、帮助申请各类教育补助,减轻他的生活压力。这些,都让李登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党的政策好,自己也要努力向前跑。2019年春天,在帮扶干部的动员鼓励下,李登强申请了3万元的政府贴息小额贷款,用于发展产业,分两批次购买200多只鸡、鸭苗,另外还有2只猪仔和上百斤鱼苗。“鸭苗13元一只,养大成熟后,政府按照10元一只补贴给我,相当于我购买鸭苗的成本就只有3元,这肯定划得来撒!”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算起账来,李登强心里比谁都明镜。

鸡鸭养这么多,怕不怕卖不出去?“这个不用担心,街道、村里都给我们想好了,上个月工业园区搞消费扶贫活动,我带去的9只鸭子全部卖完。”李登强说,今年受疫情影响,刚开始还担心怕销路不好,后来村里主动对接、帮忙拓宽销路,截至目前都超出预期卖出去了100多只鸡鸭。

李登强将拾拣的垃圾扔进垃圾桶。这是村里给他安排的公益性岗位,一个月收入大约1700元。(摄影:王京华)

去年9月,村里还给李登强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他和妻子轮流上班,分片区拾拣和转运垃圾,一个月又增加1700多元的收入。

“现在生活好,以后娃儿毕业后相信会更好。”曾经消沉的李登强如今变得精气神十足,对未来满是憧憬。他算了笔账:2020年养殖鸡鸭230余只,预计收入2.3万元;喂养4头生猪,预计收入1.2万元;鱼塘年产200多斤鱼,预计收入2000元。再加上公益性岗位一年2万元左右的工资,全年收入大约5.7万元。另外种植的粮食、蔬菜自给自足,还有发展以上产业的补助。

人勤地不懒,致富道路宽。李登强说,他下半年还准备再喂养2头黑猪,发展10箱蜜蜂,踏踏实实过上好日子。

(作者单位:陈正策 王京华 綦江区融媒体中心;刘雪秋 綦江区古南街道办事处)


页面编辑:何 叶

值班编委:彭巧

总 编 辑: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