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綦看天下 > 正文

【学习强国】重庆綦江:“和美乡村”如画 风景这边独好

发布日期:2020-06-05 14:33

 


村民王应祥打理屋前的花草。(摄影:冉静萍)

这是一片美丽的地方。走进重庆綦江区赶水镇双龙村,一条条硬化后的公路似玉带,蜿蜒在青山绿野间;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花木相衬。村民们或谈笑在院坝广场,或忙碌在田地间果树林,怡然自得。

双龙村位于綦江区赶水镇西部,东与赶水镇石房村接壤,西与东溪镇福林村交界,北接赶水镇铁石垭村,距赶水场镇约5公里。近年来,该村稳步推进集体经济,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打造“和美乡村”。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

房前屋后花香四溢

在双龙村4组,无论是公路沿线还是居民院坝,都让人眼前一亮。废旧屋瓦砌成古铜币造型沿地边铺展,木质围栏装点着花草在公路两侧迎接着到村的客人,就连最普通的红砖也在这里成了最好的装饰物,一块块叠加圈出别致的农家风景。

“我们这家家户户都在院坝种了花草,到处干干净净的,一点鸡粪一个烟头都看不到。”村民王远春直言,经过人居环境整治,自己和周围邻居都养成了爱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看到不干净的地方就会立马清扫干净。

该村第一书记张燕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双龙村4组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前期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党员、部分村民代表前往永城镇、篆塘镇等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参观学习,让参与学习的人员在村民会议上交流学习感受,从思想上激发大家参与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发挥党员和思想先进农户的带动作用,成立志愿服务队,美化公路沿线公共区域,帮助困难户或不在家农户做好庭院清洁卫生。同时开展最美庭院每月评比活动,设第一名和进步奖两个奖项,悬挂流动红旗,奖励肥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形成各户联动。

如此一来,双龙村4组家家户户打造人居环境的热情高涨。为鼓励大家搞好人居环境,村上还免费为村民们提供水泥、河沙等材料和花盆模具用于做花盆,并指导村民废物利用自家的旧瓦片、旧水缸、石槽等,帮助村民与花卉种植大户协调来花草,统一打造保护环境标语标牌。

废旧屋瓦砌成古铜币造型沿地边铺展。(摄影:冉静萍)

“把庭院整漂亮了,回家整个人心情都舒服些,看着花花草草,一天的劳累疲倦也都消失了。”村民王应祥不仅在院坝修筑花台种上了花草,还自费把屋前的小路也修葺了一番。由青石板铺成的梯步,配上一盆盆朱顶红、绣球花等花草,一路姹紫嫣红,成了当地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亮点,时常有村民前往参观。

“我还要把屋后的人行便道装饰一番,沿路种上不同品种的花草,到时候更有看头。”村民王应祥认为,种花考验一个人的涵养,打理花草更需要耐心。人居环境整治不仅美化了环境,提高了大家的生活品质,也提升了村民们的个人素养。

张燕介绍,双龙村在营造农村风貌上,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469盏,增设大小垃圾桶660个、垃圾分类宣传站3个,打造中心文化广场1处,制作宣传牌、便民信息栏750张,改造卫生厕所40户,美化农户庭院50处。同时,注重文化影响力,结合双龙村特色,设计“和美”名片,以村口标志牌、便民信息栏、农产品包装盒、各种宣传媒介等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以“和”为核心的家风文化。

“‘和美’名片以荷叶、祥云、圆形为元素,荷谐音‘和’,红色祥云寓意在党的领导下,和美二字的笔画引申出两只小手,象征着携手并进,圆形体现包容团结。”张燕说,双龙村以点带面打造“和美”乡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从一处美到处处美,进而实现全域美。

“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我们在每个村民小组推出一种主打花,比如4组主打玉兰花,3组主打蔷薇花、7组主打杜鹃花,形成组组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张燕说道。

程世现正在养牛场喂牛。(摄影:冉静萍)

从面子靓到里子富

脱贫户走上产业路

在双龙村1组,每天早上六七点总能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不是来回在地里割牛草,就是忙碌在养牛场冲洗牛圈。

他就是程世现,今年39岁,与70多岁的父亲和在赶水中学读书的孩子共同生活。由于先天落下了残疾,程世现个头不高,外出打工受限,因此常年在家务农,加上父亲患有慢性病、孩子上学,一家的收入总是入不敷出。2017年,程世现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脱贫路上,不能让一户贫困户掉队。双龙村村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程世现除了在家务农,也偶尔到堂哥的养牛场帮忙,有一定的养殖经验。恰逢2018年,程世现的堂哥无暇经营养牛项目,养牛场闲置下来。结合实际情况,村干部及时帮助程世现厘定产业发展思路—养牛。

“我自己有点养殖技术,堂哥又愿意把养牛场提供给我,还有村上帮忙,养牛这事儿干得。”程世现说,了解脱贫政策后,他向亲戚朋友借来20万元,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贷款5万元,买来十几头牛进行养殖。

“要干才有希望。”张燕告诉记者,为养好牛,程世现常常从早到晚泡在养牛场。一旦观察到牛生病或者其他异样,程世现除了向兽医和其他养牛大户请教,还自己花心思翻阅书籍或在网上查阅,不断积累养殖经验。

程世现正在割牛草。(摄影:冉静萍)

2019年,程世现的养牛场存栏30头牛。经过细心养殖管理,一头头牛品质优良,达到出栏标准。“我的牛喂酒糟、玉米,还有新鲜牛草,牛肉经得起检验。”程世现说,他在养牛场附近流转了四五亩地,专门种植牛草供牛吃。

为帮助程世现把牛卖出去,镇村干部与其帮扶责任人一边在朋友圈帮忙吆喝,一边牵线搭桥让程世现参加区里的年货节,还引来区融媒体中心媒体平台红蚂蚁商城助力销售。2019年,程世现共卖出20多头牛,纯利润20万元,成功脱贫。

眼看养牛产业前景不错,今年程世现又养了20多头牛,并买来三轮车拉牛草,添置了新的割草机、碎草机,一个人把养牛场打理得井井有条。“现在养牛场有10来头母牛,下一步我将试着自繁小牛,逐渐实现自繁自养。”程世现说。

记者了解到,一方面,该村积极助推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有35户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路;另一方面,村上以“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村集体产业50亩,轮种辣椒、糯玉米、草蔸萝卜等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截至目前,该村贫困户41户119人全部实现脱贫。



页面编辑:何 叶

值班编委:孙振营

总 编 辑: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