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綦看天下 > 正文

【重庆日报】綦江全面推进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安居

发布日期:2020-05-26 10:40

 

73岁的叶昌炳住进了新房  摄/曾爱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安全既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件,也是广大群众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的关键。

  綦江区在去年完成农村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清零”的基础上,以“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为目标,全面推进动态新增的“三类对象”以及一般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打响了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收官战”,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应改尽改”,不漏改一户、不落下一人。

  群策群力

  合力帮扶建新房

  4月5日,綦江区扶欢镇大石板村,村民周恩国和工人们一起夯实了新房的地基。

  3月底,老周家80平方米的土坯房,因被认定为D级危房而纳入危改范围,按规定享有3.5万元补助。但仅靠补助款,只能建原住房面积的一半,不够一家四口人居住。因此,老周起初并不想改造。

  为帮助老周解决住房安全问题,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动员说服,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老周身体不好,没法外出打工,我们给他联系了公益性岗位,解决了部分收入来源。然后村两委开会,给他筹借了几千块钱,后来他才同意了,心情也很好。”大石板村党总支书记王莲说。

  周恩国的新房是在原址修建,总面积80平方米。“房子改造了肯定安全得多,住起也舒适。”周恩国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古南街道南山村,建卡贫困户高师维在年初住进了新房。“我当娃儿的时候,这个房子就在了。”说起之前的老房子,高师维打开了话匣子。

  “年岁”这么大的房子,当然有不少问题。“墙壁是土疙瘩,裂缝有一指多宽。一到冬天,冷风就嗖嗖地往屋里面钻。”他说。有一次狂风暴雨,把老高家屋顶的瓦片吹跑了,倾盆大雨从天降,把正在床上酣睡的老高浇了个透心凉。棉被、衣物全被淋湿,地面积水,彻夜难眠。

  节骨眼上,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按规定将老高的房屋评定为D级,享受危旧房改造政策。从新房设计、建筑材料联系、组织施工队施工、材料搬运,干部们几乎全程包办。不到两个月时间,安全舒适的新房拔地而起,水电、厨卫等设施一应俱全。老高自已只掏了3000元。

  脱贫路上

  一户都不能落下

  在綦江,还有不少贫困群众像周恩国、高师维一样,因为党的好政策而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

  “贫困户危房是动态调整的,一场暴雨、几场大风、一场火灾,都有可能让贫困群众的房屋变成危房;同时,新纳入贫困户身份的,也要立即核实住房安全。”綦江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脱贫攻坚站的收官之年,决不允许还有困难群众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

  在去年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已清零的基础上,綦江区继续建构起区、镇、村三级动态监测机制,重点监测建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三类重点对象住房,密切关注返乡定居困难群众住房安全状况,重点监测建设年代久远的土坯房、地质灾害易发隐患区域以及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疑似危房。

  “年初,所有街镇排查出有335户贫困对象住房动态出现安全隐患。”该负责人表示,对此,该区分类施策、量身定制了维修加固方案。对墙体损坏严重、基础不牢固的,推倒重建;对可以进行修缮的,进行维修加固、墙体维修、房顶更新、门窗更换等。严格执行困难群众建房标准,防止困难群众因修建房屋而出现大额负债。截至目前,335户贫困户的房屋改造全部完工并搬迁入住。

  自加压力

  让更多群众搬新家

  綦江区由于山地占比多,地势高差大,除建卡贫困户之外,还有少数一般困难户存在住房安全隐患,为此,綦江区自加压力,出台了针对一般困难户农房改造的实施意见,挤出财政资金、整合相关政策,参照贫困户危改补助政策,对一般困难群众和“农转城”贫困户房屋实施改造,让更多群众住上温暖新家。

  5月11日,綦江区篆塘镇珠滩村,73岁的村民叶昌炳正和老伴在自家院坝前晒太阳。老两口原来的房屋是土房,很不结实。而在綦江区新政策的扶持下,一座白墙青瓦的崭新民居拔地而起,让老两口圆了“安居梦”,新房还配建了水冲式厕所,居家卫生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目前,需要进行改造的农房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綦江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打好农村危房改造最后的“收官战”,我区还专门成立了危改工作督查组,实行每周督查、每周通报,发现问题及时跟踪督办,通过督查倒逼推进,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本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确保“改造一幢、安全一幢,改造一户、安全一户”。  贺娜 王美蓉

页面编辑:何 叶

值班编委:马小玲

总 编 辑: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