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綦看天下 > 正文

【工人日报】重庆200余扶贫车间复工 贫困户变身农民工

发布日期:2020-05-22 13:33

“一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公司还买了‘五险一金’,在家门口把钱挣了。”5月18日,重庆涪陵蔺市镇大桥村村民尚闽在美心红酒小镇的就业扶贫车间,一边包装面条,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因为这个扶贫车间,已经有42位村民像尚闽一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这仅仅是重庆市帮助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一个缩影。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扶贫办了解到,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有近800万农民工外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超过71万人。

家乡就业一次性用工奖补

“在家门口找工作,这是头一回。”重庆綦江区东溪镇三台村贫困户吴显桃说,这些年一直在广州打工,今年因疫情滞留在家。经过参观企业、接受面试、询问待遇等环节,她决定留在永和齿轮公司务工,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

为抓好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綦江区人力社保局搭建平台收集全区3000余名待就业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信息。同时,把全区200多家企业的岗位需求信息也纳入进来。对区属重点项目、区属工业企业新招聘綦江籍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职工,区里分别给予企业200元/人、劳动者300元/人、人力资源机构100元/人的一次性用工奖补。

此外,綦江区还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3000个以上,截至5月15日,已安置2511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就业1211人,并将公益性岗位作为贫困劳动力的托底性岗位。

解决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为推动企业顺利生产,重庆武隆区实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预计将减免社保费7000万元,惠及全区731家参保单位及其员工,促进稳定就业。”武隆区人社局局长肖朝旭说。此外武隆区还发放扶持创业贷款4072万元,直接帮助278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带动就业900余人。

武隆区还积极搭建对接平台,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春风行动”及就业援助活动,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人。

消除务工者后顾之忧

5月17日,重庆黔江区金溪镇被服厂扶贫车间里,缝纫机嗡嗡作响。20余名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赶制年前的订单产品。

坐在缝纫机旁,贫困户曾晓林说:“每月能有近2000元工资。”此前,她为了照顾小孩和老人无法外出务工。像曾小林这样从贫困户变身农民工,就近就业,不仅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还能照顾家庭。

据了解,重庆市采取居家就业模式或熟练工在车间轮班上岗、杂工居家加工相结合的方式复工,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难的问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有210家“扶贫车间”复工,贫困户变身农民工,带动就业人数14782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8821人。

与此同时,重庆市务工经商落户遵循“放开放宽”原则,设置差别化落户条件。放宽在主城都市区的务工经商类落户条件,将务工及社保年限由最高5年统一放宽到3年、投资创业年限由2年放宽到1年;取消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投资创业落户1年以上的年限限制,不再作年限要求;取消“一区两群”各区域内跨区(县)务工经商落户年限限制,实现户口通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页面编辑:何 叶

值班编委:张宗祥

总 编 辑: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