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綦看天下 > 正文

【学习强国】重庆綦江:提起“精神气”才能拔掉“穷根子”

发布日期:2020-03-23 16:00

 

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宽阔整洁的公路……从重庆市綦江区扶欢镇出发,沿东南线的柏油路驱车十余分钟便进入了该镇的插旗村。走进插旗村,放眼一望便是绿水青山、春花烂漫,处处可以感受到乡村的变化。


青山绿水插旗村

自打响脱贫攻坚以来,插旗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插旗村贫困户敖裕明告诉记者,他的妻子去年因头部受伤,无法再进行劳作,现在家里家外的重担全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可当记者来到他家里时却惊喜地发现,从客厅到卧室,从厨房到厕所,这个由男人操持整理的家里依旧干净整洁,地面可以说是一尘不染。

“家里面干净了,做起事才有精神。”敖裕明说,自从村里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后,路修好了,水通了,人行便道也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路上还安装了路灯。说着,他又领着记者来到自家门口,指着悬挂在大门口的顶灯说:“连每家人门口这个大灯也都给装上了。”

市民到插旗村拍照赏花

实践证明,在扶贫工作中,只要用对方法、付出真情真心,就能换取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而变化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道路整洁,屋舍明亮,插旗村的人谁也不再舍得乱丢垃圾,昔日路边随意丢弃的白色垃圾,今日再也看不见踪影。同时,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三不五时的“养成文明习惯”的宣传下,村民们自家屋内的环境也随着屋外的环境而改变着。村里的变化带来的是信心,让村民们干活挣钱的劲头足了,想要脱贫致富、改变自己生活的念头更多了。

今年,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和鼓励下,敖裕明种植了5亩水稻、6亩玉米,还打算喂上3、4头猪,闲时他也会去村集体的公司务工,增加收入。“政府给了这么好的政策和条件,那我就要使劲干啊,想脱贫致富光靠政府是不行的,得自己肯吃苦肯干!”敖裕明说,今年村上又发展起了在稻田里养鱼的项目,他也积极地参与了进去,估计能在去年的基础上多收入1、2万元。

“群众积极想干,我们就要帮他们多想路子。”据该村第一书记杨翼德介绍,今年插旗村携手团区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群团助力+合作社牵头+农户参与+贫困户受益”的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共建了200亩“共青团示范田”种植优质稻,并在核心区的80亩稻田中采用“稻鱼共生”现代农业新技术,打造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引领村民发展产业致富。

市民到插旗村游玩踏青

近年来,綦江区着力推动“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将现代文明和文化建设以人居环境整治的形式导入乡村,推动打通精神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美好蜕变,奏响乡村振兴的交响乐。

页面编辑:何 叶

值班编委:金玉华

总 编 辑: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