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綦看天下 > 正文

【重庆日报4版】“小蚂蚁”也有大作为

发布日期:2020-01-30 10:01

    




  “2020年开年就接了4单!‘狮口馋’大米即将售罄,需要的朋友赶紧在‘红蚂蚁商城’下单哦。”1月20日,綦江区委组织部派驻扶欢镇插旗村的第一书记、“狮口馋”大米品牌创始人之一的杨翼德,在朋友圈晒出幸福,他们村的大米在电商平台上又走俏了。


  “红蚂蚁商城”是綦江区融媒体中心创立的专注电商扶贫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已聚集农特产品200余种,覆盖贫困户5000余户,实现销售1500余万元。


  “卖不出”变“卖得响”


  年关将至时,人们都忙着储备年货。1月8日,插旗村狮口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一早到海拔900余米的一组贫困户敖体斌家收稻谷。


  称重、上车,3700斤谷子,每斤1.65元,一笔买卖收入6000多元。敖体斌说:“合作社的人有门路,上门收购价比市场价高。”而往年,谷子一斤才1.4元。


  敖体斌夸赞的“门路”,其实是綦江区融媒体中心在插旗村实施的“新闻+扶贫”项目。


  利用自身特色,綦江区融媒体中心去年对插旗村的优质稻扶贫项目和“狮口馋”大米品牌大力宣传,先后在重庆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区内广播电视等媒体造势,让“狮口馋”走进綦江区内区外消费者的视线。


  “牌子响了,订单就跟着来了。”杨翼德说,去年9月11日,新米上市,綦江区融媒体中心电商平台“红蚂蚁商城”开出售卖专栏,“狮口馋”卖了4万余斤,销售额近20万元,成为2019年綦江区最热销的优质农产品之一,带动当地农户种一亩水稻增收200元。


  进入2020年,插旗村已经销售了7800斤大米。“年初种植水稻时,合作社对农户承诺,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农户稻谷。”杨翼德说,“春节前我们已经把能售大米全部销售完毕。”


  “綦江农副产品种类多、产量大,但一直没形成品牌,影响了销售。”綦江区融媒体中心负责人说,区县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成效,除了新闻宣传要上主战场,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方面,也应有积极作为。在“红蚂蚁商城”的带动下,许多綦江的农副产品品牌从无到有,渐渐形成了良好口碑。


  “头回客”变“回头客”


  2019年3月27日,营盘山广场,“扶贫路上·我为乡亲卖土货”主题活动火热启动。130名人大代表胸挂标牌,现场代言“土货”,站台吆喝,20多家爱心企业现场签下认购协议。


  隆盛黑猪、安稳羊肉、扶欢大米、三江绿壳鸡蛋、赶水萝卜、石壕糯玉米、东溪辣椒……活动现场认购金额达120多万元。


  为了发挥媒体的集散功能,綦江区融媒体中心紧扣贫困村农产品“销售难”,推出融媒体产品“新闻+扶贫”栏目——《扶贫路上·我为乡亲卖土货》,让用户与贫困户的农副产品实现了“零距离接触”。近2000名人大代表“变身”摊贩、微商、消费者,在“红蚂蚁商城”上助力贫困村农副产品销售,去年共帮扶贫困户5000余户,推动实现销售收入1500余万元。


  “代表帮忙把信息发到‘红蚂蚁商城’后,我家三头生猪和100多只鸡鸭全卖完了,而且消费者认可我的生态放养模式,价钱卖得不错,还要再来买呢。”古南街道清水村贫困户税清荣说,“现在让我扩大养殖规模,我有底气!”


  “产品好”变“收入好”


  2019年12月6日大清早,永城镇永和村脱贫户王邦平舀了几勺玉米倒进桶里,呼唤着远处的鸭群:“一天喂两次,一次都不能落下。”


  永和村是綦江区25个贫困村之一,王邦平的父母年迈、孩子年幼,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为了撑起这个家、为了脱贫,他养了4000多只鸡鸭。


  “卖起来不方便,一部分靠朋友介绍客户来买,还有就是赶场天送镇上去卖。”王邦平家离镇上比较远,有人从城里进来买鸡鸭的情况并不多,而要送出去卖只能依靠家中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老旧的摩托车。


  “红蚂蚁商城”平台解决了王邦平的困难。11月16日上午9∶50,大美綦江App上推出了一条名为“和小编一起去永城镇永和村买土鸡土鸭”的直播新闻,主持人胖胖妹来到王邦平家中,通过移动直播+电商直购的方式,推介土鸡土鸭。


  不到1小时,用户在“红蚂蚁商城”平台上下单300余只。直播结束后,王邦平与綦江区融媒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他的土鸡土鸭入驻“红蚂蚁商城”平台。年底盘点,他比前年增收近3万元。


  像王邦平这样直接受益于“红蚂蚁商城”平台的农户还在逐年增加,去年綦江区有317户农户和贫困户直接与“红蚂蚁商城”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发展产业增收脱贫。


页面编辑:何 叶

值班编委:金玉华

总 编 辑: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