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马古道是条啥道?
昔日古道商贾云集
马帮成群结队穿梭往来
到了晚上找个地方落脚休整
次日再起程出发
在中国西南地区
马帮一直是主要的运输力量
成千上万的马帮团队
人力挑夫用马蹄和双脚
踏出了一条条崎岖绵延的古道
开辟了通往川、黔、云的商贸之路
如今,马帮不在
古道也更加寂静神秘
(东溪古镇盐道烟云,摄影师@李红彤)
▼
关于綦岸盐运古道的由来
贵州素不产盐
历史上贵州人民食用的盐
主要由川盐、淮盐
粤盐和滇盐运入
其中川盐占比最大
清代川盐入黔
主要集中在永岸、仁岸
綦岸、涪岸四大盐岸
綦江,便是四大盐岸之一的綦岸
(请横屏观看,川盐古道线路图,图源@地道风物)
▼
綦岸从江津区所属的长江江口起运
溯綦江河上运至贵州省桐梓县的松坎起岸
再陆运到遵义、正安等地区
因为这条运输线
既要经过綦江城区
又由北向南贯穿綦江境内
故称,綦岸
(请横屏观看,川黔盐马古道主要线路示意图,资料图片)
▼
历史上
綦岸盐马古道
包括1条水道和3条陆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
▼
·綦岸水运,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盐场出发,抵江津江口,然后经真武、广兴,綦江北渡、东溪,赶水,直至贵州松坎
·綦岸陆路,北起南岸海棠溪,经黄桷垭、老厂,进入巴南鹿角、界石,再沿綦江东溪、赶水到贵州松坎、桐梓、遵义,最后到达贵阳
什么是川黔盐马古道
据史料记载,数百年前
贵州、云南从四川等地
运进盐等生活必需品
而重庆、四川又从
贵州、云南输入茶叶
一来二往
就形成了这样一条横贯四地的商路
川黔盐马古道
在綦江又称綦岸盐运陆路
因为昔日重庆属四川省管辖
所以以“川黔”命名
(川黔盐马古道上商客往来,绘画@尹强)
▼
綦岸盐运陆路上的
主要运输工具是马帮和人力
为了满足过往商客和政客
休息、吃住、喂马等需求
大道附近建有众多的
官方驿站和民间客栈
古道上自然是车马行人不绝
热闹非凡
(请横屏观看,川黔盐马古道穿过綦江县城,绘画@卢真庆)
▼
(请横屏观看,盖石是清代綦岸水运道上的一个重要码头,图为修缮后的盖石甩甩桥,摄影师@吴先勇)
▼
綦岸盐运古道的繁荣
催生了沿途人口与经济的繁荣
盖石老街、赶水盐运渡口
中峰大桠场
……
因运盐而兴的东溪古镇
就是它的最好印证
东溪古镇韵味足
巴渝第一场,盐马古道津
东溪位于綦河上游
川黔交界的地理位置
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
让盐马古道应运而生
历经岁月沧桑2200多年
(请横屏观看,晨曦初露的东溪古镇,摄影师@罗玉平)
▼
(三合楼盐马古道,图源@古镇东溪)
▼
依水而建的太平桥
位于古镇的最低处
在盐马古道的物资往来里
它见证了古镇的繁荣
这里曾是綦河川黔货物集散的大码头
也是最大的川盐集散地之一
是古东溪最繁华的码头
(请横屏观看,东溪古镇太平桥渡口,图源@南州文旅)
▼
(请横屏观看,东溪古镇太平桥风景区一隅,摄影师@胡光银)
▼
如今,走进东溪古镇
你还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盐马古道
漫步在枝繁叶茂的黄桷树群下
沿着一块块条形的青石板而上
仿佛还能寻着“哒哒”的马蹄声
回望那段因商贸要道
而兴旺的岁月
(请横屏观看,游客从盐马古道上经过,摄影师@胡光银)
▼
(请横屏观看,游客们从黄桷树下的古道上走过,摄影师@胡光银)
▼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稳定、持续的盐业运销活动
在促进盐运线路上
名城古镇形成的同时
也留下了会馆、庙宇等物质遗产
和丰富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横屏观看,蓝天白云下的万天宫,摄影师@孙治波)
▼
位于东溪古镇的万天宫
建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
距今有350多年,原为四川会馆
紧邻而建的南华宫
是两广籍移民入住东溪的会馆
建于清乾隆元年
两个建筑均为白墙黑瓦
颇有徽式建筑特色
南华宫、万天宫均保留有明清时期的戏楼
横栏或是横匾上
有雕工精湛且完整的木刻浮雕群
都深深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请横屏观看,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东溪古镇南华宫,在修缮后重焕光彩,摄影师@陈星宇)
▼
位于太平桥水码头上的王爷庙
因供奉王爷镇压江河孽龙而得名
古时到码头来接送货物的人
就会在这里喝茶聊天
或欣赏一段精彩的川戏
抑或是住下来休憩片刻
(请横屏观看,东溪镇太平桥风景区,芳草萋萋的盐马古道,摄影师@胡光银)
▼
(请横屏观看,阳光照耀的东溪太平桥风景如画,图源@綦江文旅体)
▼
(请横屏观看,山水相依的东溪古镇成为美术写生“天堂”,摄影师@陈星宇)
▼
如今
每到节假日
南华宫、万天宫
都会有精彩的节目上演
吸引八方游客驻足观看
(请横屏观看,南华宫古戏台上,精彩的戏曲表演正在上演,摄影师@陈星宇)
▼
王爷庙也已修缮为了
綦岸盐运文化博物馆
以藏品、文字、图画、视频等形式
全面展示綦岸盐运文化历史
以及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请横屏观看,游客们在綦岸盐运文化博物馆观光游玩,摄影师@胡光银)
▼
(请横屏观看,波光粼粼的水面,映射天空、云彩和一旁的綦岸盐运文化博物馆,形成美丽的倒影,图源@古镇东溪)
▼
时过境迁
清脆悠扬的驮铃声远去了
在食盐交易的漫长岁月里
马帮们用自己的双脚
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生息之路
綦岸盐运古道
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也为我们烙下了吃苦耐劳
不畏艰险的时代精神
来源:綦江发布丨内容整合于:“学成说文”系列报道、地道风物、古镇东溪、綦江文旅体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